![]() |
![]() |
營業面積10多萬平方米的山東省即墨市小商品城,在2000年建成之初便十分紅火,店鋪短時間內即呈供不應求之勢,一度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小商品城。但近幾年,隨著其他專業市場的崛起,他們感覺經營越來越艱難。2009年即墨市小商品城管理所作過一個調查,發現經營業戶雖然從2000年時的1500戶增加到2300戶,但業戶的客商數量卻呈現下降趨勢。
經營之路為何會越走越窄?即墨小商品城管理所所長李健全認為是“少用了一只手”,“癥結在于過去單純依靠無形之手的發揮,市場擁有者只負責水電、衛生、安全等簡單的管理,沒有長遠的戰略性規劃,也沒有明確的經營理念,有形之手完全沒有作為,這使市場雖然有上萬個品種,但沒有突出的產業,形不成集聚效應。”認識到問題的癥結之后,小商品城強化“有形之手”的作用,逐漸培育形成了新的產業優勢,經營之路越拓越寬。
即墨市小商品城的經歷,道出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一個經濟學應用的困惑: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到底應該怎么用?傳統意識中,市場建成了,只要店鋪滿了、人流多了、日常管理到位了,市場規律這只無形之手自會發揮作用,而且可能配置效率會更高、更完善,但即墨市小商品城的經歷說明,這樣的想法與實際并不相符。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即墨小商品城之所以能夠應用“無形之手”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效,重要的原因就是抓住了市場沒有形成特色主業的癥結。針對這一問題,他們首先確定了“培育優勢行業,帶動市場發展”的經營理念;確定了“確立優勢行業、擴大代理品牌、拓寬經營渠道”三步走的實施方案;選定了突破口,抓住市場內一位業主榮獲“好孩子”品牌童車總銷售量全國第一這個閃光點,成立了孕嬰童商品行業協會,促成這個行業抱團發展的格局。根據市場內名牌產品因出現竄貨影響做品牌的業主經營積極性,小商品城出臺政策嚴厲打擊清理竄貨的品牌產品,培育業主經營品牌產品的信心和積極性……
同時,“有形之手”也并非無所不在。類似行業協會如何發展壯大、行業協會業主之間如何協調磨合、怎樣擴大品牌代理規模、如何在發展線下業務的同時拓展電子商務新渠道……小商品城更多是在引導、鼓勵、培訓服務方面下功夫,主要讓市場規律發揮作用,避免了因行政干預造成不科學、不符合規律事情的發生。
“無形之手”與“有形之手”的運用是否科學,市場表現是最有力的檢驗標尺。即墨市小商品城經歷了一段低谷時期后,目前不但逐漸培育起幾個優勢產業,更重要的是市場內部活力逐漸涌現。如2010年,該市場成立嬰童行業協會后,多次以協會名義參加國內外展示展銷會和博覽會,累計引進青島地區以上總代理品牌商品50余個,年可增加市場交易額近1億元,在全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迅速提升。行業協會的活力開始迸發,會員王貴江沒有加入會員之前,年銷售額長期維持在500多萬元,加入會員之后,2011年銷售額已達到2000萬元。目前,即墨市小商品城應業主的要求,先后引導組織成立了休閑運動鞋、布膠鞋和箱包皮具行業協會,總會員達到150余戶,累計引進的品牌總代理達到200余家。
由此可見,“無形之手”與“有形之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應用,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