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過,她認為投資者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要適當搭配住宅物業和商業物業;除了投資一線城市外,二三線城市也可以考慮投資以作配合。
潘婉霞發現,大多數商鋪投資者存在“重鋪輕住宅”的觀念,而對住宅熟悉的投資者喜歡同時擁有多套物業。潘婉霞卻認為投資房地產也要有配置的理念,可以避免不同物業類型帶來的風險,令投資起到相互相承的作用。
她認為,一名投資者擁有的住宅套數最好不要超過三套,因為一旦政策出現調整,所有的物業都會受影響;其次,擁有三套物業,投資者要考慮管理和折舊的問題,可能因為疏于照顧而使空置幾率增加。
住宅的回報率較低、租期相對短、穩定性不強,導致擁有三套以上住宅的投資者需要將眼光轉移到商鋪上。商鋪具有出租快、租期長,租金有每年遞增的特點,又有很強的稀有性,為商鋪增加了很多附加值。
她認為,市場經過三五個月的調整,價格將基本到位,目前可等待再次入市機會。不過她認為價格有5%~10%左右的下調就可以入市,是因為二手市場上資金量充足,業主不會低價賤賣。
擁有市區兩套房才投二線城市
隨著一線城市的發展,二三線城市的投資機會也來到一線城市投資者眼前。潘婉霞自己也有投資二線城市的計劃。
她認為,“溫州團”就是炒未發展城市的典型,他們通常在溫州當地擁有物業后,就進入各大一線城市,最后進入樓價、樓市未崛起的城市。
不過她認為,二線城市雖然也有短炒機會,但風險較大,要選擇有實質發展規劃支撐的城市,而不要追從“概念性炒作”;投資二線城市的投資者,一是要在廣州市區擁有至少兩套以上的物業,第二是要有長期投資的概念,至少可以把資金投入其中5年左右,才能受益于未來二線城市發展的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