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十年內,亞洲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場,而中國作為亞洲最大市場,很可能是世界光伏產品最大的消費國。"全球領先的太陽能光伏產品制造商、無錫尚德電力董事長兼CEO施正榮23日在上海參加2011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產業論壇時表示。
無論是在生產制造方面還是在市場消費領域,光伏產業的亞洲聲音正越來越洪亮。
近年來,光伏產業"傳統根據地"歐洲市場面臨飽和,德國、法國等國家紛紛出臺了削減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的措施,政策對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減弱。
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消費市場,歐洲政策的收縮讓全球光伏產業倍感寒冷。光伏市場調研公司Solarbuzz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全球光伏設備供應商2010年四季度庫存積壓創紀錄,同比增長了26%,使得2011年行業產能過剩風險加劇。
市場研究公司Photon Consulting最新報告表示,受德國上網電價補貼下調的影響,光伏產業將在今后兩年內迎來一波供應驅動的降價狂潮,這將很大程度地抑制需求,并導致組件囤積,影響將波及整個供應鏈。Photon Consulting指出,隨著德國光伏市場的飽和,光伏產業在2012年可能會出現近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正在歐洲回撤優惠政策的同時,美國、亞洲等新興市場對光伏制造設備需求的增長將承擔起支撐光伏市場的重任。業內人士認為,亞洲光伏制造設備需求增長將成為2011年光伏產業全球收入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的確,中國光伏發電應用市場正在蓄勢待發。施正榮表示,預計五年內中國將成為光伏發電主要的消費市場。
一直以來,歐洲、北美是光伏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而中國雖為光伏產業的制造大國,但國內光伏應用市場的發展卻遲遲未得到顯著推進,每年大約95%的光伏組件都出口到國外。
如何有效地啟動光伏產業的內需市場是中國決策者正在思考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實現綠色發展,兌現2020年二氧化碳減排量的承諾;另一方面則是迫于不斷上升的傳統能源價格帶來的消費壓力。2011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經超過了每桶100美元,且繼續上漲的趨勢依然明顯。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大會上透露,在中國的"十二五"規劃期間,中國將建設100座新能源示范城市,并進一步建設并網光伏發電站,在中國中西部等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區發展微電網示范區,通過多種手段推動光伏發電在國內的應用。
施正榮也表示,一直以來中國的光伏產業市場主要在海外,啟動國內市場需求將是中國光伏企業發展的重要里程。
"經過過去十年的努力,中國的光伏發電已經進入平價上網時代。今后五年,光伏產業在亞洲的發展速度將和歐美市場持平甚至超過歐美市場。"施正榮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以及公眾節能意識的提高將推動光伏發電在國內的應用。
但國內市場的快速啟動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中國光伏市場不可能像光伏制造業那樣突飛猛進。賽維LDK公關總監姚峰認為,合適以及強有力的政策是啟動中國光伏市場的關鍵,其中補貼尤為重要。德國、美國等光伏市場發育成功國家,都以上網電價對需方進行補貼。
"中國要想發展成為新能源特別是光伏強國,也需要借鑒這一模式,盡早出臺相關補貼政策,保證中國在新能源強國的競逐中不至于落后。"姚峰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