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商品市場、民營經濟是義烏的優勢所在,是義烏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引擎。三十年來,義烏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目前貢獻了義烏7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生產總值、90%以上的外貿出口。”在11月25日召開的義烏市民營企業第五次、個體勞動者第七次代表大會上,義烏市副市長季金甫表示,正是個私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義烏商人的悄然崛起,使得義烏從一個傳統、落后的農業小縣,跨越成為全球小商品的集散地,變成一方充滿奇跡的熱土。
據悉,今年前三季度,義烏地區生產總值達511.9億元,同比增長10.6%;財政預算收入69.3億元,同比增長19.9%,8月末的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達1751億元。據不完全統計,民營經濟對這些經濟指數的貢獻度超過了80%。
改革開放以來,義烏的民營經濟從雞毛換糖起步,通過“敲糖幫”肩挑貨郎擔、手搖撥浪鼓,走街串巷,到今天打造出全世界的小商品貿易中心,義烏商人用自己堅強的信心、執著的毅力,畫出了一道艱辛而又輝煌的創業軌跡。
來自義烏工商部門的統計數據,目前,義烏共有個體工商戶148722戶,注冊資金總額57.91億元,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分別增長了91.75%和21倍;民營企業19693家,注冊資金總額526.4億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161.4%和289.6%。民營經濟主體在量上擴張的同時,也實現了規模更大、實力更強。近年來義烏陸續涌現了一批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企業集團,目前義烏冠省名企業達1066家,冠無區域名稱的企業有45家;登記民營集團公司達41家,比2005年增長了416%;義烏企業擁有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8件,比2005年多了7件,著名商標數量比2005年增長了近三倍,商標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縣級市第二,浙江省第一。
伴隨著義烏民營經濟的成長,義烏民營企業協會、個體勞動者協會主動扮演好民企、個體戶“娘家人”的角色,發揮好政府與民營經濟主體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幫助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難題,服務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助推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近年來,我們通過走訪企業,了解企業獲得進一步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瓶頸和制約,并搭建了校企合作、銀企對接等平臺,幫助企業解決轉型升級過程中的資金、技術、人才等難題。”義烏市民營企業協會、個體勞動者協會會長邱增法介紹說,兩個協會積極為民企和個體工商戶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科研院所開展合作牽線搭橋,為民營經濟爭取更多的要素資源,在其成長過程中不斷“補血充電”。
為了更好地反映民營企業景氣發展變化趨勢和變化程度,2010年,義烏市民營企業協會、義烏市工商局還與北京大學聯合編制、發布了全國首個反映縣域民營企業生存發展狀況的民營企業景氣指數。截止到目前,義烏民營企業景氣指數已按季度成功發布了5期,為義烏民營企業把握市場狀況。調整經營策略,防范經營風險提供了一套專業量化共聚,也為政府決策、部門監管、行業指導等提供了參考依據。 隨著近年義烏市場國際化腳步的不斷加快,特別是今年成為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義烏民營經濟的發展有著更迫切的轉型升級要求,對廣大的民營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而言,也急需提升自身素質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求。在此背景下,義烏市民營企業協會、個體勞動者協會通過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培訓、組織民企國外考察等形式,開拓視野,提升素質,引導民營經濟與國際市場對接,增強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的實力和水平。
點擊次數:1482